一、選對季節(jié),種植事半功倍
茼蒿適應(yīng)性強,但最佳種植季節(jié)因地區(qū)氣候而異。總體來說,春秋兩季是大多數(shù)地區(qū)種植茼蒿的黃金時期。
北方地區(qū)
春季種植,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。此時氣溫穩(wěn)定在5℃以上,有利于種子發(fā)芽和幼苗生長。比如華北地區(qū),這個時間段播種,能讓茼蒿在溫暖適宜的環(huán)境中茁壯成長。秋季種植則選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,避開高溫,確保苗期溫度適中,還能在霜降前采收。
南方地區(qū)
氣候溫和,種植時間更靈活。春播可在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,秋播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,部分地區(qū)甚至能延至11月。像廣東、廣西、福建等地,全年都能種植,不過高溫期要注意遮陽,低溫期做好保溫。
特殊地區(qū)
華東地區(qū),春季2月下旬至3月中旬可利用大棚育苗,8月下旬至9月上旬露地播種。西南地區(qū)氣候溫和,四季可種,但以春秋兩季為主,山區(qū)種植要特別注意排水防澇。
二、掌握方法,種出優(yōu)質(zhì)茼蒿
選地整地
茼蒿對土壤要求不嚴(yán),但以疏松肥沃、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為宜。選好地后,深耕20—25厘米,每畝施腐熟有機肥2000—3000公斤、復(fù)合肥30公斤作基肥,然后整平作畦,畦寬1.2—1.5米。
種子處理
播種前3—4天,將種子用50—55℃熱水浸種15分鐘,再浸泡12—24小時,置于25℃左右溫暖處催芽,每天用清水投洗1次,待種子露白即可播種。新種子可提前置于0—5℃低溫處理7天左右,打破休眠。
播種方式
可采用撒播或條播。撒播時,將種子均勻撒在畦面,覆土1—2厘米,每畝用種量約1.5—2公斤;條播行距15—20厘米,播深相同,每畝用種量約1公斤。播種后澆透水,保持土壤濕潤。
田間管理
間苗除草:當(dāng)幼苗長到2—3片真葉時進行間苗,拔除田間雜草,使株距保持1—2厘米。撒播的間苗要控制好密度,條播的株距保持在3—4厘米。
澆水追肥:茼蒿生長期需保持土壤濕潤,但避免積水。春秋季露地種植,基肥充足的情況下,生長期追施2—3次氮肥,每次每畝施尿素5—10公斤。當(dāng)幼苗長到8—10片真葉時,進入生長旺盛期,要加強肥水管理。
病蟲害防治:常見病害有霜霉病、葉斑病,可用72%霜脲·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防治;蟲害主要有蚜蟲、菜青蟲,可用10%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霧防治。
適時采收
茼蒿一般在播種后40—50天即可采收。當(dāng)株高達20厘米左右,具有12—13片真葉時,用利刀在莖基部留2—3片葉割下,捆成小把上市。如果想多次采收,割后澆水施肥,一個月后可再次采收。
種植茼蒿并不難,只要選對季節(jié),掌握科學(xué)的種植方法,就能在自家菜園里種出鮮嫩可口的茼蒿。不妨在這個合適的季節(jié),動手試一試,讓家人品嘗到綠色健康的自家蔬菜。